百年前,“十斤娃”在玉门的一个小乡村出生;百年后,“铁人”精神传遍祖国大地。“铁人”王进喜何以从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一代石油工人模范,继而作为民族英雄被人传颂?王进喜长子王月平说:“‘铁人’是在玉门锻炼成长的,‘铁人’精神的基础是在这打的,钢也是在这炼的。”
“铁人”来时路
玉门油田的开发让王进喜与石油结缘,他怀着满腔热情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在新中国第一个原油基地,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石油人以钢铁般的意志,用血肉之躯向岩层开战,千方百计让贫瘠的戈壁荒漠献出“工业血液”。
“王进喜是从玉门赤金成长起来走向全国的英雄,他雷厉风行,是典型的西部汉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酒泉“铁人”精神研究会理事何奇说。大型现代秦腔《铁人王进喜》的剧本由何奇于2018年开始创作,歌颂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崇高精神和为国家分忧、为民族争光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人们重温了“铁人”为新中国石油事业奋力拼搏的故事。
王进喜从小就喜欢听秦腔,也能吼两嗓子。在创作“铁人”王进喜的故事时,何奇选择尝试用秦腔去诠释,以粗犷豪迈、富有感染力的唱腔来表现王进喜西北汉子的性格。“虽然‘铁人’王进喜的一生短暂,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是永恒的,在创作时,每每都被他的事迹打动。作为‘铁人’故乡的文学创作者,有责任讲述好、宣传好、歌颂好他的故事,把‘铁人’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何奇说。
钢铁之躯和满腹柔肠
王进喜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铸就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内涵的“铁人”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铁人”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
“学习英雄事迹,要把‘铁人’形象完整树立起来,让大家知道他不仅有铁血男儿的英雄气概,还有工人、农民出身的共产党人的言行特征。”《铁人传》主编孙宝范说,在他的眼中,“铁人”平凡而伟大。
上世纪60年代初,孙宝范为了进行文艺创作,曾与王进喜同吃同住很长时间,1970年“铁人”逝世后,孙宝范坚持每年写一篇怀念“铁人”的文章,提醒自己一定不能忘了老队长。后来,这一篇篇怀念“铁人”王进喜的文章,被收集整理成《铁人传》的重要部分。如今,孙宝范先生84岁了,每年为王进喜著文的习惯依然保留着,一年年在记忆里、笔杆下追忆重述跟随“铁人”的日子。珍贵的采写记忆和“铁人”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孙宝范的一生,“铁人”精神深深融入了他的血液。
劳模向英雄的跃变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也是“铁人”精神的孕育地。历经百年,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建设者人拉肩扛安钻机、跳入冰池搅泥浆、轰轰烈烈大会战的场景依然印刻在大家脑海中,“铁人”精神始终焕发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王进喜在玉门时已是全国劳模,去大庆不到20天里又获得“铁人”称号。西安石油大学教授郭岗彦长期致力于“铁人”精神研究,对此有深刻领悟和独特见解,他说:“王进喜是模范,更是一位英雄。”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先锋。王进喜带领贝乌5队创造了月钻5009米的纪录,成为祁连山上的一支标杆。在北京,王进喜看到因缺油而背着“煤气包”的公交车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自发誓,一定让国家不再缺石油,正因为有强大的信念支撑,才有不怕困难的钢铁之躯。“铁人”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其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酒泉融媒记者 张静 见习记者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