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实现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型审计是运用和实践辩证唯物主义,促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近几年,酒泉市审计局积极探索研究型审计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对研究型审计的认识
审计署发布的《“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强调,开展研究型审计,要系统深入研究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出台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政治性和前瞻性,在贯通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经济体检”功能。一是把研究型审计作为审计工作干得更好的行为意识,让研究成为一种基本方法,成为每个审计人员的理念自觉。围绕开展研究型审计想办法、定措施,树立大抓研究的鲜明导向,营造“人人想学、个个钻研”的良好氛围。二是树立研究型思维,将政策研究作为积极推进“研究式”学习和审计的主要抓手,紧盯国家宏观政策,聚焦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关注社会热点难点,把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地域特色,找准研究选题、明确研究目标、把握研究方向。三是把研究思维融入贯穿于审计立项、实施、报告的全过程各方面,将审计研究与项目实施相结合,把审计项目作为研究成果实现的载体,把研究成果作为审计项目成果的提升和总结,“项目课题化,课题项目化”,确保研究实效。
二、把握研究重点,夯实社保审计基础
民生保障资金是社会的“稳定器”,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牵涉的是社会弱势群体,接受者大多是最基层、最贫穷和最需要关怀的特殊群体,最能体现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保障资金不仅涉及到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审计中,酒泉市审计局通过“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以“研”先行,以“研”促审,将审计研究贯通社保审计工作始终。时刻关注研究党中央制定的相关民生方针政策,思考政策制定背后的深意,对安邦定国的重大原则、重大立场和重大利益,做到心明眼亮,吃透政策精神,准确把握政策要点。同时,还要熟悉各种社会保障资金的基本情况、工作职责和主要业务、工作流程,把握研究内容,将社保政策执行和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作为审计的重中之重,研究制定应对措施,确保直击要害,查深查透。
三、聚焦主责主业,探索研究型审计实践
近年来,酒泉市审计局组织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对养老、医疗、失业和再就业等政策执行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在审计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型审计的方法。通过审计,分析研究产生问题的特点、规律和趋势,摸清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在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当好参谋助手。
一是围绕就业优先战略的政策实施。聚焦重点人群,关注就业创业政策落实情况,揭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不到位、见习抵顶就业等方式虚假就业,以及不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违规申领补贴或创业担保贷款等问题。聚焦职业技能培训,揭示了再就业培训中存在的虚假培训、无效培训、培训效果不佳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质量就业、加强资金统筹使用、精准提供就业帮扶等建议。推动了有关部门健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就业创业资金管理等制度及配套措施。
二是围绕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政策实施。 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开展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等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专项审计。酒泉市审计局认真研究医保政策,并借鉴外地社保审计先进经验、省市医疗飞行检查结果和群众反映的药价高、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梳理出70多条审计问题清单,在采集的外部数据和医保数据中运行,揭示出定点医疗机构违规收费、保险公司未报少报大病医疗补助、居民医疗费用报销未执行新办法等问题。并针对居民住院、门诊医保费增长快、特殊人群过度医疗等情况,向市政府报送了审计专报。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做了批示指示,促进医保部门健全完善20多项制度,有效维护了医保基金安全,在促进建立问题防范长效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推动了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贯彻落实,医药价格更加趋于合理。
三是围绕建立完善养老保障政策实施。2020年、2021年连续两次组织对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各类基金进行审计,揭示出违规支付待遇、应保尽保漏缺、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落实不精准、死亡人员和重复参保人员多领养老保险及体制机制和政策执行中的堵点、难点、断点等问题。促进被审计单位健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规范管理、促进改革、防范重大风险隐患。推动揭示促进党中央各项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落实落地、管理机制和民生体系日趋完善,助力兜牢民生底线。
四、坚持效果导向,强化审计成果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实事求是是审计的灵魂,是全部审计理论的哲学基础,审计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审计实践,要做到“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一个审计项目做得好不好,不是看搞得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审计报告写得好不好,审计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求“效”,即要看审计的实效,又要看能否把问题解决好,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开好“良方”。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审计组、每个审计人员在审计结束后,对审计项目进行复盘,对审计过程中运用的方法思路、信息化审计技巧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从个性中找到共性,从苗头中发现倾向性,分析问题存在的症结,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真正提高审计的精准度和穿透力,形成可复制和可推广的审计方式方法,促进审计成果转化,使审计研究成果成为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参照,从整体上提高审计工作质效。今年,酒泉市审计局系统总结了以前年度社保审计经验,撰写了《社会保障审计的实践探索和发展》《医保基金审计信息化路径初探》两篇社保审计研究文章,以研促审、以审带研的雏形初显。
下一步,酒泉市审计局将继续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惯性思维,不断提升做深、做实研究型审计工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