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门市聚焦服务业重点工作,向内向外持续发力,商贸物流业集聚发展,特色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服务业亮点纷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消费市场红红火火
夜幕降临,玉门市新市区街道各类餐饮场所人来人往。今年,随着各项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各商户铆足干劲,在店铺硬件设施提升改造、服务质量提高上下功夫。
“随着商业经济的逐步回暖,我们餐饮住宿行业再次迎来了春天。今年我们在特色菜品上加大创新力度,还推出了优惠打折活动,吸引顾客前来消费。”玉门市明珠大酒店负责人鲜菋芳说。
今年以来,玉门市出台了促进三产繁荣推动商贸发展34条政策措施,支持批零住餐、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发展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投放力度,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信心。上半年,培育新增限上企业5户,新增市场主体2083户,同比增长12.3%。
物流通道提档升级
玉门公铁联运智能物流园项目规划占地8350亩,总投资46.68亿元,计划建设200万吨煤炭静态储备区,1000万吨煤炭洗选配初加工区和兰炭筛分、烘干分销区及生活服务区,同步规划建设中欧班列集装箱集结中心,并配套建设铁路专用线12公里、公路专用线10公里及水、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可形成近期500万吨至1000万吨、远期3000万吨至5000万吨的煤炭储配洗选销售能力,实现大规模煤炭仓储,有效解决甘肃煤炭调入、区域煤炭供应的突出矛盾。同时,将成为“疆煤东运”“蒙煤南下”的中转站和玉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玉门市提升煤炭保供能力、发展活跃通道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以来,玉门市全面提速通道经济,释放通道红利。玉门公铁联运智能物流园、丝绸之路物流港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玉门老市区中试基地道路建成通车,铁路、公路运输周转量分别增长18.2%、38.2%,煤炭销售收入达75.2亿元,同比增长58.9%。
打造全域旅游模式
为还原探油、采油、炼油全过程,再现以石油为主的产业链演化过程,玉门市赤金镇建成了集互动体验、展示宣传、工业研学、文旅消费于一体的特色工业旅游打卡地——“玉门之光”工业体验馆。
“在玉门历史文化传承游线路中,‘玉门之光’工业体验馆是一个特色亮点。让观众了解玉门的老工业基地、感受石油精神,是我们的初心。开馆至今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体验馆相关负责人王毓说。
近年来,玉门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玉门东至肃北旅游公路等项目进展顺利;风情文化街、关外关文旅康养小镇建设和昌马石窟保护利用等文旅项目加快推进;“玉门之光”工业体验馆建成运营,并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被确定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围绕火烧沟彩陶文化、昌马石窟艺术、石油工业文化等研发产品6类1500件,补齐旅游商品短板弱项;出台支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12条政策措施;在北京、嘉峪关、敦煌等地举办“来有风的地方追风赶月”文旅推介会3场次;成功举办铁人三项赛等赛事活动,文旅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上半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1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122.4%。(马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