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历史文明留给我们丰厚的文物遗产。令人惋惜的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天灾人祸让无数华夏瑰宝、国之重器流失海外。
2014年9月10日,敦煌市举行第四届文化财产归还国际专家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保护和归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下称《敦煌宣言》),这是我国首次主导制定文物返还领域的国际性规则。2015年,敦煌研究院与法国国家图书馆签署合作协议,授权敦煌研究院在非商业用途无偿使用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4075件敦煌遗书的高清数字复制件。2020年,敦煌研究院启动“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项目,通过国际合作系统调查整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获取了一批珍贵的数字资源;敦煌研究院部署建设“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目录”整理与展示平台。2022年8月19日,“敦煌遗书数据库”上线运行,引导支持各国学者深度挖掘敦煌文物价值,让敦煌学始终保持旺盛生机与活力。
作为敦煌文化的故乡,保护研究和传承弘扬敦煌文化责无旁贷。近年来,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敦煌文化为主线,监督酒泉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深入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重要讲话精神在酒泉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今年7月,酒泉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赴敦煌市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强调,要把项目实施作为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使命和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生动实践,让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成为传承弘扬敦煌文化、传播展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工程。针对调研中反映的项目实施主体机构分散、经费支持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调研组研究提出了扩展项目范围、设置公募基金、发挥民间组织作用等意见建议,并汇总相关情况专题报告酒泉市委,为推动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与复原注入人大的智慧和力量。
酒泉市注重文化宣传展示,全球首创的“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失海外文物复制展,先后获得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最佳设计奖”、国家文物局推介100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酒泉市委、市政府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作出安排部署,积极与敦煌研究院对接,联合成立工作专班。酒泉市委宣传部、市文物局、市文旅局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积极推进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工作的实施方案》,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式,除酒泉市财政预算工作经费100万元保障工作运行外,今年3月设立“酒泉市慈善总会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专项基金”,向社会募集资金,邀请民间公益机构加入。酒泉市文物局多次派专人赴上海、安徽等收藏机构,对流散的敦煌藏经洞文物情况进行摸排,联合敦煌研究院开展数字化复原工作对接洽谈,积极推动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