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阿克塞县
探寻阿克塞高质量发展绿色基因(三)深度融入“大敦圈” 文旅玩出新花样
时间:2024-08-06 11:01:56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1215 作者:酒泉融媒记者 夏艳婷 黄涛 通讯员 徐春燕 何永旺

这么近,那么美。这句话用来形容距敦煌市70公里的阿克塞县再恰当不过。近年来,地处甘青交接处、与敦煌毗邻的阿克塞县,没有选择独美,而是深度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立足地域风光、民族风情特色,解锁全域“旅游+”新业态,让游客在多元化旅游过程中沉浸式感受多姿多彩的阿克塞,草原新城正从顺访地变成旅游综合目的地。

在多坝沟胡杨峡景区,记者偶遇沙漠拖车的一幕,车主大云哥是一位常年行走在甘青大环线上的旅游博主。受阿克塞文旅发展公司邀约,他带领团队到胡杨峡景区进行越野线路踩点。走什么线路好玩、怎么走不陷车,都要经过实地探访。大云哥说:“只有我先踩过坑,其他游客才不会踩坑。”深藏在胡杨峡的山、水、沙、草,在他眼里如同《千里江山图》一样壮美,他想带更多游客走进阿克塞。

“大西北的美感是什么?是赤地千里的浪漫和一望无际的孤独感。我之所以喜欢阿克塞,是因为这里集合了整个甘青大环线所有的景观景貌,能让人们用最短的时间去感受那份孤独的美。”大云哥说。

高原越野、塞外风情旅拍、仰望星空夜游、戈壁徒步挑战……从过去单纯逛景点到如今多元化体验游,阿克塞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潮人,也解锁了更多旅游新玩法。作为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的一员,阿克塞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很多人游完敦煌、青海后,会专程到阿克塞游玩。

今年上半年,阿克塞县举办戈壁挑战赛等品牌赛事11场次,5000余人参与;开展研学活动12场,2100人次参与。当地正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民族文化研学旅行营地。

旅游达人阿狸说:“在整个甘青大环线,阿克塞石油小镇很出名。看到这样的美景,在被震撼的同时,也想把它推荐给更多向往西北的朋友。”

这么美的阿克塞,怎么宣传推介、引客入阿,关键在于主动并深度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从单打独斗变为“借船出海、借梯登高”。阿克塞县积极参加“四省十二城”区域文化旅游联盟大会,紧盯客源地市场,加强与敦煌、河西走廊、甘青新大环线等旅行社对接,与千余家旅行机构达成战略合作。盘活县域旅游资源,与阳关景区、大柴旦光影之城景区及《乐动敦煌》演绎机构等实行门票互惠互通机制,积极拓宽市场,提升知名度。此外,紧盯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引客入阿力度,用“真金白银”兑现优惠政策;深挖文旅资源,把非遗、民俗文化、体育赛事等与旅游有机结合,持续丰富文化旅游业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我们积极拓宽旅游市场,立足优势资源,主动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在客源互送、宣传推介、产品开发等方面与周边县市达成合作意向,先后推出‘来阿克塞看赛马’‘来阿克塞徒步’等系列文旅产品。整合乡镇文旅资源,鼓励和引导群众积极开办农家乐、牧家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不断完善5815研学体系,与省内外优质研学运营企业加大合作,推动文旅、研学、实践和教育融合发展。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全县逐步形成以研学非遗体验和户外徒步为主的综合性文旅产品。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业态,吸引更多游客到阿克塞,进一步提高阿克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阿克塞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努尔塞说。

走进阿克塞,天蓝、水清、草绿、人美。近年来,打生态牌、走绿色路的阿克塞县将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等相融合,让绿色成为旅游名片上的鲜明底色。如今,阿克塞县已形成全社会共享共建、聚力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浓厚氛围,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7.82万人次,同比增长42.01%,实现旅游总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67.94%。

责任编辑:赵瑾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