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门市独山子乡春柳村活动室内,各族居民在学习汉字。村民马二洒开心地说:“村上组织的活动丰富多彩,我参加过舞蹈、剪纸、唱歌、包饺子等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
在玉门市新市区街道综合服务养老中心食堂里,各民族居民一起包饺子、做泡菜,现场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蒙古族居民任月红说:“通过参加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我和其他民族的兄弟姐妹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还学会了制作美食,感觉生活都丰富多彩啦。”
今年以来,玉门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大行动”,广泛开展“十项活动”,全面推进“七+N进”,有力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玉门市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七进”基础上,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进‘两新’组织”“进教育基地”“进文化场馆”“进医疗机构”等,“七+N进”活动覆盖面持续扩大。制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连续5年组织开展评选命名活动,全市涌现出国家和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7个、示范家庭196户、示范个人58名、教育基地3个,精心培树打造税务局、第二小学、兰新社区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28个。
深入挖掘“铁人”精神、边塞文化、屯垦戍边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元素,打造了铁人纪念馆、中国边塞诗展览馆、屯垦戍边展览馆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阵地。建成独山子乡八一爱民学校、民族乡发展成就展览馆、主题文化广场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中心等实体化宣传教育阵地。利用重要节点,组织开展集中宣传、乡村文化旅游节、民族团结主题征文、书画摄影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各级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专题党课等主题活动,着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独山子、小金湾等民族乡组织实施共同现代化试点项目,用足用活各类发展资金,持续推进设施种植、枸杞林果、草食畜牧主导产业发展,建成日光温室、钢架拱棚1000余亩,红花、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万余亩,建成标准化肉羊养殖场2个,羊饲养量20余万只,民族乡增收产业持续壮大。(张璐 马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