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玉门市
打造群众心里的“解忧杂货铺”
时间:2024-04-17 10:03:06 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2154 作者:酒泉融媒记者 白洁 钱霄 黄涛 通讯员 王瑞雯

近年来,玉门市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诉调对接工作作为推进主动创稳、降低诉讼增量、减轻群众诉累的有力抓手,着力打造“一体运行、双线驱动、三端过滤”诉调对接新模式,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外、化解在诉前,不断夯实主动创稳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近日,玉门市社会治理中心组织调解员和公、检、法工作人员及律师,对玉门市20年前发生的一起案件进行集中调解。调解员听诉求、释法理、解心结,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一场长达20年的恩怨得到圆满解决。

“通过诉前调解,我们把双方当事人的心结解开了,矛盾纠纷的上升风险就小了,也不用去法院经历漫长的诉讼过程,群众更方便了。”玉门市社会治理中心首席调解员朱建祥说。

此次案件的成功调解是玉门市创新诉调对接模式的真实写照。玉门市以群众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为目标,扎实推进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三级中心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网格员地头熟、人头熟的优势,将其全部纳入人民调解员队伍,切实将矛盾纠纷在格内化解,筑牢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

要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发力是基础。下西号镇社会治理中心副主任赵苗苗说:“我们对摸排的矛盾纠纷进行深入了解,尽快化解。解决不了的,我们就上报到镇级社会治理中心。如果镇级社会治理中心处理不了,就通过‘活力网格’app继续上报到市社会治理中心,由上级来处理。”

据了解,玉门市按照“抓前端、治未病”的要求,构建多层次化解各类诉前隐患纠纷机制,充分利用网格化、阵地化、信息化手段,线上线下受理各类诉讼矛盾纠纷。将170名专职网格员、301名网格工作辅助人员全部纳入人民调解员队伍,把部分诉前矛盾纠纷化解在现场;对于网格员解决不了的诉前纠纷、法院(法庭)同步至同级社会治理中心的诉前案件,分流至相应调解组织,通过集诉前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于一体的矛盾纠纷调处联动机制,实现多调联动、多元化解;对无法调解的,实行法院与社会治理中心双向推送、无缝衔接,确保诉讼兜底。

今年以来,玉门市诉前分流案件311件,占民商事受理案件的64.52%;诉前案件调解268件,调解成功179件,调解成功率66.79%。

“下一步,玉门市将完善‘网格+社会治理中心+法院’的递进调解格局,建强一个中心,让群众诉求有处说;优化双线并行,让案件流转有效率;做实‘三端过滤’,让化解矛盾有支撑,充分发挥诉调对接在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最大限度节约司法资源,满足群众高效、便捷的解纷需求。”玉门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刘旭说。(酒泉融媒记者 白洁 钱霄 黄涛 通讯员 王瑞雯)

责任编辑:杨阳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