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引大引强引头部”创造酒泉速度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酒泉市聚焦高质量发展,破解难题,通过抓项目促投资、抓谋划蓄动能、抓调度稳增长、抓储备争资金、抓服务优环境等措施,不断提高项目建设成效,汇聚起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2023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5.8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增长26.4%、增幅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207.8亿元,增长13.4%,增幅全省第二。全市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健康轨道,增长位次处于全省第一方阵,连续14个季度获得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贡献奖或进步奖。
全市上下聚焦目标产业、目标企业、目标地区开展精准招商,提高落地门槛,提升招商质量。目前,招引“三个500强”和上市公司33家,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2个。引进500万元以上项目990个,到位资金865亿元,增长26.1%,连续五个季度全省考评稳居第一。
至2023年底,全市22个省列重大项目开复工21个,投资完成额居全省第一;96个市列重大项目中,红明铁路、玉门昌马抽水蓄能、阿克塞生态保护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阿特斯5GW高效光伏电池片及组件生产基地等92个项目开复工;2023年1月至11月,全市826个5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825个,项目建设纪录被一次次刷新,大项目齐头并进、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加速形成。
酒泉市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在全省率先创建“无证明城市”,被确定为国家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和全省电子证照“免提交”市级应用试点市,酒泉市信用监测排名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位列第52位,信用排名创历史新高。
金塔:聚焦问题在基层解决 巧解民生发展难题
金塔县以“四下基层”为重要抓手,聚焦群众关切、信访难题、发展堵点,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堵点在一线疏通,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接地气中释放红色动能,成立“送学上门”服务队,以科级干部为主,采取特殊群体送学、流动党员邮学、党员中心户领学等措施,确保基层党员理论学习不缺课、不漏学、全覆盖。至目前,开展组织送学、结对帮学、上门助学780余人次,党员中心户家庭课堂辐射带动1万余人次。
在探实情中激发组织活力,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具体问题,领导干部把“闭门选题”变为“开门纳谏”,持续推进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依托“揭榜挂帅”“结对关爱”等包挂联系体制机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党员深入基层一线,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至目前,现场督促解决问题35个,推动县级干部与基层党组织同题共答。
在解民忧中彰显党员担当,县处级干部当先锋、作示范,每周由1名县级干部到信访接待中心接待来访群众,其他县级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下访活动,定期到一线听取群众、企业经营者的困难,对能够现场解决的问题,当场给予答复。至目前,全县县处级干部共接访群众54场236人次,解决问题及化解信访积案71个,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87件。
在破难题中夯实基层基础,领导干部带头破解堵点难点问题,深入现场办公,把座谈会、推进会、协调会开进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以“一企一策”探索营商环境“最优解”,以“一村一品”探索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
肃州:坚持“四下基层”工作方法为群众办实事
肃州区坚持“四下基层”,结合冬季集中教育,积极推进冬季生活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
围绕群众关心的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社会救助政策送到各乡镇、街道和村组、社区,切实提高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东洞镇结对帮扶干部根据各自关爱对象人员类别,结合冬季集中教育,把党的好政策传达给每位关爱对象。西文化街社区深入开展“救助政策进万家、关爱关注兜底线”专项救助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网格长主动服务水平。
肃州区积极为关爱对象办实事,协调解决生活生产中遇到的烦心事、揪心事,保障关爱对象温暖过冬。泉湖镇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对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全面细致的摸底排查。西南街街道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从解决生活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对符合条件的精准救助,确保辖区生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金佛寺镇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切实把解决群众过冬问题作为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的重要举措。
至目前,肃州区共有2142名帮扶干部开展联系交流和走访慰问,受助对象2238人,完成联系交流2775人次,协调解决问题192个,帮办实事308件。
玉门:“百姓说事室”善解纠纷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玉门市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贴近群众、熟悉村情民意的优势,不断完善纠纷调解新模式。
“百姓说事室”是玉门市下西号镇打造的调解品牌,目前已建成7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百姓说事室”通过调解员与群众结对结亲,倾听诉求、化解矛盾。全面推行村民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积分分享、积分兑换,与评优树模、银行信用评定、政策待遇评定挂钩,破解村民主体缺位等问题。先后成立黄伟军、郑平山、张小飞等品牌调解室,探索群众说事、干部领事、大家议事的三级工作法,形成发展大计干群共谋、发展成果群众共享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完善镇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下西号镇充分发挥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基层法律服务等方面的联动作用,做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至目前,全镇各“百姓说事室”累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2600余人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05件。
瓜州:下基层找对策精准助企
瓜州县各级党员干部下沉基层,聚焦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做好“加减乘除”法,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保障上做“加法”。瓜州县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和部门干部包抓联系企业制,提供“保姆式”服务,持续在为企纾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用心用情用力。组织开展“百名干部帮百企”活动,派驻企业联络员入企走访497户次,解决安全、用工、运输等问题90余个。完成环评审批120个,助力重大项目快速落地。
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瓜州县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三减一优”等改革,推行不来即享、容缺办理、延时办理等工作方法,行政审批办理材料和办理环节压减50%,审批事项办结时间压缩60%,实现了审批服务“大瘦身”。
在政策集成上做“乘法”。瓜州县通过打造“小瓜”帮办和“云享小瓜”服务平台,为办事群众答疑解惑,提供政策辅导,办理留抵退税32家,退税2.6亿元,兑现惠企政策资金2971万元,惠及企业27家。
在破除障碍上做“除法”。瓜州县聚焦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设置党员先锋岗108个,全过程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实际困难。党员干部定期深入厂房车间“把脉问诊”,梳理解决手续办理、工程建设和安全生产等问题26项,加快推进项目尽快投产。
敦煌:下基层调研收集金点子
敦煌市引导党员干部破解一批“停留在笔头、搁置在案头”“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以民生温度检验调研深度。
敦煌市围绕生态立市、文化兴市、商旅活市、工业强市、乡村振兴等,确定班子及个人调研选题34个、正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方案8个,开展实地调研115次,座谈交流1094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81条,梳理突出问题115个,制定整改措施128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34份。
敦煌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速推进第五幼儿园项目建设,第四幼儿园建成投用,新增优质公办学位450个。建成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个、村级互助幸福院4个,不断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开展专场招聘会2场次,启动零工市场,提供全链条就业服务。盘活用好敦煌文博会三大场馆,引进各类会议、展览、论坛等290余场次、参与14.03万人次。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敦煌市一大批制约发展的堵点痛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以解决。2023年,六大景区接待人数创历史新高,冬季研学活动如火如荼,雅加达至敦煌国际旅游包机航线开通,实现冬季旅游淡季不淡。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多个新能源项目并网投用,工业经济运行稳健向好,真正把调查研究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清单。
肃北:做好成果转化大文章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肃北县真调查、把问题找准,真研究、分析真问题,真解决、提出真对策,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体现在发展质效、工作实效、攻坚成效上。
肃北县紧紧围绕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等调研课题,有效提升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县级领导调研访谈198次、1178人次,征求到意见建议284条,形成调研报告36份。
肃北县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乡镇、部门、企业、社区,找准破解难题的“金钥匙”。针对石包城乡涉企、涉牧问题,探索实行法律顾问结对联户制度,精准提供法律支持,跟进帮助解决问题。
肃北县将立行立改和建章立制相结合,将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破解马鬃山兴边富民中心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的瓶颈,扎实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
阿克塞: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阿克塞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借助风光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建设,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阿克塞县加快推进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至目前,建成基塔及光伏电源11个、5G基站73个,设立千兆光纤端口144个,累计达300个,县域内千兆光网通达率100%,实现了县城5G信号全覆盖。
阿克塞县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提升企业获得感。至目前,新注册企业及个体户75家,审批项目97个,十大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均压缩至90个工作日。
阿克塞县盯紧文化旅游、通道物流、现代牧农业、新能源、矿产品加工五大产业链,定目标、强措施,以重大招商活动为抓手,坚持招、引并重,着力解决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的难点问题。至2023年底,全县共谋划招商项目296个,外出招商62批次,精准对接项目57个,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13亿元,同比增长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