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酒泉市按照“统筹共建、资源共享、错位互补、连锁发展”的原则和建设酒泉科教兴城的整体构想,大力推进全市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但在适应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对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需求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社会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造成职业教育招生困难;二是人才培养对接区域文化产业经济的意识不强;三是对文化相关产业的就业指导不够,办学层次不高;四是文化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区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五是地方职业院校与区域文化产业对接的机制不健全。
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勒特�雷德斯道夫将三螺旋概念引入创新研究领域,用来分析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三螺旋理论强调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认为政府、企业和院校的交迭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三方互动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从而推动创新螺旋的不断上升。根据该理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大背景下,政、企、校通力合作,逐渐形成休戚与共的“利益相关者”,积极构建校、政、企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对促进和发展我市文化产业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
一是要加强政府政策导向。政府要健全培养和引进人才机制,充分利用院校教育资源优势,鼓励职业院校设立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搭建公共信息平台,联合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积极开展专业的预测、评价、指导、调控、咨询和宣传,分析、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专业危机,引导职业院校按照区域文化产业结构需求,调整设置专业,引导职业院校融合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打造专业特色,并培育新的专业生长点,确保文化专业及经营管理人才的供给。要制定相应政策,提高和保障就业人员薪酬待遇,推动校、政、企协同创新。
二是企业要积极参与育人。企业要积极投入资金、设备和技术,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并把校企合作育人纳入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和学徒制试点改革,积极创造人才使用环境和条件,为企业量身打造文化专业和经营管理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院校要主动服务于企业。职业院校要主动“立足产业,服务产业”,以适应文化产业市场需求为目的,根据区域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文化人才市场需求、技术领域的变化,充分利用自身教学资源优势,开发性、针对性、动态性地设置专业,全面提高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要主动寻求企业、行业支持,在文化企业的参与下落实面向市场办学的宗旨,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增加创新型人才储量。
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以创意人才为基础,文化产业聚集需要的高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靠发挥区域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因此,职业院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办学理念,主动与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主动寻求和加强与区域文化企业的合作。通过多项内容合作,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文化人才社会化、市场化,造就一大批适合酒泉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共同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